找到相关内容161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救世觉人之佛法

    以为人中资生之用,佛则不专究一门求致物用,故非科学家。然凭其正觉大悲而随诸问者说明各种事情,皆合科学,故亦科学家。七、佛为证真者,而亦是应者。佛虽是实证真理者,而无执著故恒随顺以为说法。八、佛为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4939559.html
  • 苦难让我清醒

    我始终对那些能到寂静神山,并在山洞、茅蓬里安住静修的修行人非常羡慕。什么时候我也能摆脱俗务缠身,去过那种清净而没有烦恼的生活呀!在山清水秀的地方,涤荡尽所有的琐事,专一修持,这应该是每一个真正修道人都该过上的一种正常、正当、且理所当然的生活。每次来到人山人海的环境中,我就不由自主地要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担心、难过。我眼见许多年青人,整天把大好时光都泡在茶馆里,就好像这世上已没有任何值得他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4944973.html
  • 对隋唐时期佛教兴盛的论述

    并为宗密所写的佛教文章撰序。中年后裴休不食荤腥,屏弃嗜欲,一心斋戒事佛。“香炉贝典,不离斋中,咏叹赞呗,以为法乐”并说自己不为所染,可以“说法为人”,“愿世世为国王,弘佛护法”。裴休还常常按印度...后,唐太宗将他“别敕引入深宫之内殿,面奉天颜,谈叙真,无爽帝旨,从卯至酉,不觉时延,迄于闭鼓”他还30多次上表唐太宗、唐高宗父子,或感谢御制《大般若经序》和大慈恩寺碑文,并呈递译著,甚至还颇为媚俗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220655310.html
  • 四重二谛

    世俗谛︰是说瓶衣、车乘、舍宅、军众等,我、有情等。此等假法,只是迷情上所生的妄相,堕在虚伪之中,所以叫作世间;世人都说是实有,依安立名字,所以叫作世俗。只有假名,无其实体,所以也叫作有名无实谛。 ...[佛教专有名词]  佛教哲学用语。是将真二谛开显为四重,在中土各宗中,三论宗和慈恩宗都有四重二谛说。三论宗的四重二谛,是就真二谛所含有空、二不二、非二非不二等意义互相对比而立论,从粗到细,立为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12862068.html
  • 佛心无处不慈悲

    因缘故,出现于世。”  由此段经文,明确得知一切诸佛出现于世间的真正意义。想想我们,凡夫俗子的出现于世,可说是莫可奈何吧!真不知何故来此世间?应是宿业牵缠,亦是未了,更是世缘难断哦!  戒静庆幸的...

    释戒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3263267.html
  • 制戒的因缘.

    仍然为生死的根源绊住,你这不能算是清净行,不是沙门的法,不能叫做依 教奉行。你有这种的行为,使未信者不能生信,使已信者容易退心,你不是知道我常常教诫你们要远离爱欲吗?我常常教你们要断除欲的想、欲的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0669213.html
  • 星云对临济禅的诠释

    ”。用佛法衡量,这些只是理解了非有,而不明白非空,依然是一种“空”执。如此引导世人放弃、后退,自然又同相隔甚远,而为大多数人难以理解,也难以接受。星云对此却有...。于是星云指出:   是重视形式,圣情却更重视精神意义;寄托于占有,圣情寄托于悲愿。绝情绝爱可以成道,有情有爱也可以成道!   是占有的私欲,圣情是奉献的悲愿,佛家并非一概排斥情爱。...

    麻天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2169457.html
  • 丝竹传心 法音长存

    或其他文体形式)对世尊、诸佛、菩萨言教、品德的宣扬与赞颂。《高僧传》记:“但转读之为懿,贵在声文两得。若唯声而不文,则道心无以得甥;若唯文而不声,则无以得入。故经言‘以微妙音歌欢佛德’,斯之谓也。...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。  早在二千多年前,中国儒家音乐专著《乐记》中曾说:“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人心之动,物使之然也。”“凡音者,生人心者也。动于中,故形于声,声成文,谓之音。” 音乐...

    袁静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60870336.html
  • 袁静芳:丝竹传心 法音长存

    高僧传》记:“但转读之为懿,贵在声文两得。若唯声而不文,则道心无以得甥;若唯文而不声,则无以得入。故经言‘以微妙音歌欢佛德’,斯之谓也。……故能炳发八音,光扬七善。壮而不猛,凝而不滞;弱而不野,刚而...之动,物使之然也。”“凡音者,生人心者也。动于中,故形于声,声成文,谓之音。” 音乐产生于人心,是人内心情感的表达。   中国古人很早便发现了音乐与人心的相互作用,人与自然相互和谐的...

    袁静芳 (中央音乐学院教授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2073254.html
  • 中国古代雕塑的八大风格特质

    。   宋代写真风:佛教雕塑到了宋代则明显转化为世俗题材和写实风格。凿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大足石窟136窟八菩萨像,129窟数珠观音,宝顶山的父母恩重经变相,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的侍女像,江苏吴县紫金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18095591722.html